大棚种植越来越普遍,全国各地都能看见很广泛的种植面积。虽然大棚种植优点多多,但是在日常生产过程中,我们也发现,还是存在一些问题。当然了,自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更多的是人为管理问题。针对当下冬季管理,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4个误区都是啥,希望你没有犯过。
这一点对于刚开大棚种植的朋友来说,肯定都比较常见,之前的老思想觉得多留几株或者栽得密一些,这样以后就能多收获一些。这肯定是错误的,其他季节还好,冬季气温低,光照本身就少,如果栽植过于密集,作物互相遮挡,大家都照不到阳光,光合作用差,肯定会影响长势。
调整措施:越冬茬蔬菜,根据品种的不同,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,高产可以通过后期管理来实现的,并不是说栽的多就能高产,希望大家尽快改变这个想法。同时,为了更好地利用大棚空间,前期适当密植,随着植株长大,到了中期就要进行疏株,到了生长后期疏除枝条的方法,保证枝叶不拥挤不遮挡。
这个误区也很常见,长得旺才有好收成。其实错了。水多,叶片旺盛,根一定扎不深,根浅自然会影响作物生长,这样产量反而不会高。
调整措施:早在幼苗期,就要了解并掌握弱株深根的道理,控制水分,控制旺长,保证根往下深扎,保证地下部吸收光合产物量在60%以上,到了中后期,地上地下各50%就可以了。
这个想法本身是没错的,但是还要注意对症下药。比如一些朋友在蔬菜生长中后期,每2-3天就喷1次药,这样就能减少病害蔓延了。但是,由于多年施用化肥,重茬连作,土传病害已经很严重了,针对这种情况,即便就是打药也不能控制住,更严重的是,随着大量喷药,会影响大棚的生态平衡。
调整措施:病害种类很多,在防治前,首先要了解到底是哪种病害,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。同时尽量选择含铜,锌的药剂,对防病害和植株生长都有很好的作用。再就是,保持大棚内湿度合理,冬季病害很多都是细菌性病害,它们就喜欢高湿的环境,打破高湿的环境,病害也就少了。
针对土传病害,尽可能去进行换茬轮作,早在苗期就要注意喷药预防,将病菌杀死在摇篮里。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无土栽培技术。
有些菜农认为,既然是花大钱造的温室,就要利用好,不能让地空着,所以一茬接着一茬,茬次非常多,但是到最后却发现,产量不仅不高,而且作物品质也不高,效益并不高。
调整措施:春秋茬一年两茬就可以了,越冬一大茬,一年一茬就可以。每年夏季留一段时间,进行土壤处理,比如暴晒杀菌,高温闷棚灭虫等。这样可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。